时间:2022-10-09 16:58:03 | 浏览:542
来源:红星新闻
据报道,1月27日,家住广东佛山的梁女士在当地医院产下一女婴,1月31日出院后入住当地一月子中心。2月6日,女婴在月子中心出现腹胀、呼吸急促等现象。2月10日下午,女婴症状加重,送医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经两次转院治疗后,目前仍在ICU抢救。近日,梁女士一方已向当地12345投诉。
梁女士认为月子中心至少存在几方面的过错: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专业能力不足;监管失责,造成感染风险;实际未做到合同承诺的部分服务。而月子中心一方则认为,他们从未推卸责任,目前感染源还不确定,月子中心的服务内容以合同为准,该中心只提供健康管理咨询和母婴保健服务,对于新生儿出现严重感染并不负有责任。
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段时间沈阳一家月子会所出现的多名新生儿感染肺炎事件。更早之前,月子中心也曾出现一些安全事端,比如2015年武汉一个新生儿在月子中心由于护士照顾不周呛奶窒息,2017年杭州一个新生儿在月子中心被拍背后死亡等,都让人不由得对月子中心的安全管理产生了担忧。
目前,关于佛山梁女士的孩子是否确系月子中心失责而严重感染,尚无确切结论。不过,在感染源还未得到判断的情况下,梁女士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月子中心也是人之常情。任何一个花高价购买月子服务的家庭,都有理由期待产妇和婴儿获得优质、周到、舒适的照护,更不用说安全是一切的底线。当这一切美好的期待变成了ICU外的痛心时,孩子家人的怨怼未尝不可理解。
客观地说,实付3.6万元的月子中心远不是市场上最昂贵的选项,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都有。电影《大腕》里那句经典台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放在月子市场想必也是颇有拥护者。这算是“缴智商税”吗?这样的嘲讽对新手父母来说有些轻佻。
许多过来人会告诫新手妈妈,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月子期间千万不要亏待自己,能请月嫂就请月嫂,能去月子中心就去月子中心,不说母婴护理知识,就算只是换尿布、喂奶、哄睡觉这些常规操作,新手父母也比不上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娴熟度。长辈们或许会觉得妈妈婆婆们有生育经验,然而,两代人的社会环境和养育观念之不同,几乎在彼此之间断裂出一道“马里亚纳海沟”。所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想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没有什么不对。
遗憾的是,消费者默认的“一分钱一分货”的市场定理,却屡屡被现实打脸。多年来,月子中心存在定位模糊、准入门槛低、行业标准粗疏、欠缺有力监管等问题,最终让一些消费者变成了冤大头。
一方面,母婴服务面向产妇和新生儿,保健护理与医疗卫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被认为是月子中心行业的“国标”,但这项标准规范的对象是为顾客提供非医疗性服务的母婴保健服务机构及其经营场所。据媒体采访的业内人士透露,月子中心按规定不能有医疗行为,因此不属于医疗行业,卫健部门对其没有管理权限。而市场监管机构在发放执照之后,往往很难有效跟进对机构经营过程进行监管,存在“监管盲点”。
拿梁女士入住的月子中心来说,其官网资料称该月子中心拥有妇产科医师、中医师、儿科医师、儿童康复治疗师、助产士、护士以及婴儿睡眠指导师、育婴师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团队。或许正是这样的“专业”,让一些消费者觉得贵的价格是合理的。
↑ 截自漩涡视频。
可不管广告多么天花乱坠,经营范围依然只能是“健康管理咨询和母婴保健服务”。看到“医生和护士”,切莫就把“健康管理咨询”理解为“问诊”。婴儿不舒服了,如果是在家,父母们一般会去医院看病检查,但是在月子中心,可能更容易依赖那些有着各种头衔的“专业人士”拿主意,更何况,这还是付了高昂费用的“健康咨询”。
如此一来,“专业”的头衔,昂贵的定价,难免让一些消费者对母婴护理产生超出“护理”本身的期待,这或许也正是部分月子中心用来吸引消费者的诱饵,可这份期待却与行业管理现状越来越不匹配。在沈阳那家月子中心出事后,就有专业人士指出,月子中心的乱象是被“惯出来的”。的确,按照“奶酪理论”,每一片奶酪上都有洞,这些洞代表每一个存在缺失的环节,监管就是让这些奶酪叠加,避免孔洞被贯穿。要知道,“安全黑洞”一旦出现,总会有人不幸掉落。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最新规划来了!你熟悉的白云机场要“上新”!白云机场T1将实现“大变身”计划整楼翻新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简称T1)计划“大变身”,在6-8年内完成整楼翻新改造,现正进行创意征集招标。T1、T2“合体”5条指廊打通连成国际区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
中新网成都6月4日电 (记者 王鹏)近日,“成都女孩近视1500度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近视为何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邓铂林4日告诉记者,过量摄入甜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
1.眼睛会越变越小近视眼的人不带眼镜只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看远处的就很模糊,需要眯着眼睛才能看清,长时间的眯眼会让眼睛变小,眼睛小就会显得整个人没有精神,明明不戴眼镜是为了让自己变美却没想到会适得其反,所以近视后要及时佩戴眼镜,只要度数准确
现在我国近视的特点是近视发生低龄化、高度近视比例高的趋势明显[2]。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必须是高颜值脸蛋的标配,然而,有些近视的朋友发现,随着自己戴眼镜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睛逐渐地有些变凸变形,原本炯炯眼神的眼睛变得无精打采,显得极不协调。同时,眼睛变凸变形是在戴眼镜之后发生的,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眼睛变凸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为87.7%。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近视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让消
绝大多数近视的人一至两年会换一次眼镜,可是眼镜无意中损坏或者近视度数增加,都需要重新配戴眼镜。配镜的时候,配镜人员会向近视的朋友推荐,是否需要加防蓝光或者配变色眼镜?很多近视的人对于近视镜是否需要加防蓝光功能或者配变色眼镜有很多疑问,变色眼
近视眼镜这东西,想毕有近视的值友应该都大概知道--暴利行业。随便进一家眼镜实体店,完全叫不出名字的镜架、镜片就是好几大百。如果你想叫得出名字,那基本得上千。话说,近视眼镜也“基本”属于消耗品,如果眼睛保护的不好,估计两三年就得换一副,因为度
暑假到了,家长们最担心的莫过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不少家长朋友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同时对于孩子暑期近视防控、好的用眼习惯的养成也不是很了解,内心颇为焦虑。假期确实是青少年近视高发期,稍不注意近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中老年人群中,视力低下(即难以辨别一定距离内的字母或数字)与抑郁症有关。经过多次调整,对英国生物库研究中超过11.4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显示,视力障碍与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19%有关。此外,成像结果显示,在视力不佳的人群中